BNNER1

最高法亮剑执行争议:异议之诉新规明起施行,权益保障再升级

2025-07-23
新闻来源: 成都遂宁商会
查看次数:1105

2024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新规”),自2025年7月24日起施行!
这是近十年来对执行异议领域最重大的一次法律调整!商品房消费者、购房人、工程债权人、拆迁户、租赁方等群体的权益保护全面升级!如果你或你的企业正面临房产被查封、拍卖的风险,这篇文章将为你揭示7类可“逆风翻盘”的关键情形!

一、制度创新与程序规则

  1. 管辖明确化

    由提出异议时的执行法院专属管辖,轮候查封时以首封法院为诉讼主体(第1-2条),减少管辖冲突。
  2. 审理协同性

    允许合并审理确权、给付请求(如办理过户登记),判决排除执行的需同步解除措施并标注原裁定案号(第3-5条)。

二、实体权益保护标准

  1. 商品房消费者优先权

    • 细化“居住需求+全款支付”要件,明确合同解除后购房款返还规则;
    • 可对抗工程款优先权、抵押权(需满足书面合同、价款交付等条件)。
  2. 一般买受人权益

    • 不动产买受人需证明“合法占有+非自身原因未过户”,价款可代偿债务;
    • 以物抵债需真实债权+价值相当+合法占有。
  3. 特殊主体保护

    • 被征收人凭补偿协议可排除执行(第18条);
    • 建设工程款抵债需符合《民法典》第807条优先权要件(第17条)。

三、执行与审判衔接机制

  1. 程序协调

    执行标的拍卖后,案外人可主张变价款返还(第6条);执行终结未处分的,确权请求可继续审理(第7条)。
  2. 例外处理

    被执行人破产时中止审理,管理人接管后恢复(第9条);原判决再审不影响非争议标的执行(第8条)。

四、虚假诉讼治理

  1. 审查重点

    严查买卖合同、付款凭证真实性(第21条);
  2. 惩戒措施

    恶意串通妨碍执行的,可罚款、拘留或移送刑事侦查。

关键数据与亮点

  • 效率提升

    合并审理机制减少衍生诉讼,类案上诉率降低37%;
  • 权益保障

    商品房消费者优先权适用案例胜诉率达82%;
  • 执行规范

    2025年试点法院执行错误率同比下降15%。

制度价值:通过细化裁判规则平衡执行效率与权益保护,推动“执行难”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