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永洪-成都遂宁商会副秘书
据有所界,行者无疆
熊永洪
成都遂宁商会副秘书长
熊老五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遂商群体中,他是一个另类,首先,他祖籍本是内江,只是由于际遇和机缘,他与遂宁这座城市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他就把遂宁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其次,他是一个极端清淡之人,没有什么让人称道的爱好,不会抽烟,不爱喝酒,平素只喜欢喝点茶,更不会打高尔夫或网球,也不爱旅游,虽然因工作原因,每年他都会去许多城市,可大多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极少会去当地的景点放松一下自己,要说锻炼,就是晨起时他会跑跑步;其三,他异常节俭,对粮食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他说自己是农民出身,因此,不避讳剩菜剩饭,中午剩下的盒饭,晚上热一热也能对付一餐…
反正,从他身上你极难发现一个纵横三十年并有所成的商界精英人士的豪情和风范,可是,他身上释放出的那种真诚质朴的情怀和生活阅历所提萃的原香,却让你不得不发自内心去尊重,他的经历是命运谱写的一段进行曲,他的人生是苦难绽放的一朵怆之花。
一、鸡毛飞上天
十二岁,是寻常人告别童年、进入少年的分界线,这时,课堂和家这两点一线的结构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全部活动空间,可熊永洪在他的十二岁,已经开始自食其力了,他戏谑地说,那是他的第一次创业--卖水果,最初,是推出小车走街串巷地叫卖,在十五岁那年,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门店。
可能是品尝了生活太多的艰辛,过早的磨砺让他比同龄人有更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觉得卖水果并不长久,至少,不能让他拥有自己的想要的生活,他希望做一种有技术含量、能够让他为之付出一生一件事业,或许是生活让他经历了太多的苦,所以,他格外向往糖的香甜,在十七岁那年,他关了水果店,告别成都,去遂宁的一家做米花糖的作坊当起了学徒。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比兴趣更有驱动力的则是苦难催生的欲望,很快,掌握了技术的熊永洪开始自己单干,从地摊,到作坊,再到公司化运作,他逐渐成为遂宁糖果业最闪亮的明星
二、归来仍少年
熊永洪把成都作为经略全国市场的必胜之地,一方面是基于产品在市场多年沉淀的品牌底蕴,令他有了足够的底气,另一方面,他已经不满足于做区域市场,而想要更进一步,成都是他不能回避的战略制高点--从乡村到城镇,从城镇到城市,再到全国,他的布局稳健而清晰。
在“遂宁鲜”平台上,熊永洪的名字名列前茅,他的熊老五品牌涵盖四川众多知名特产,针对外地打拼的遂商,他专为开辟了一条服务专线,凭借自身强大的配送物流系统,哪怕只订购一件产品,也能保质按时送达,这不仅是家乡人的关怀,也是他作遂商一分子对群体的情谊。
作为从艰困中走出来的人,熊永洪有一种极强的回报意识,他不仅积极加入社会组织和商业团体,同时,更不遗余力投身于公益事业,少年时期的经历让他见不得孩子们受委屈,因此,他不仅捐资对特困儿童进行扶助,而且每逢节庆,还会专门为孩子们定制精美的礼物。
从苦难中来,却传播甜美;生长于冰雪,却赠人温暖,这种人生,注定非凡,恰似被岩层包裹着的金石,剥落了杂质,洗礼了岁月,唯有那一抹亮色,经时空的沉淀之后,愈发显得分外珍贵,并且熠熠生辉。